你上次编辑的词条“”还未发布,赶快去处理吧! ×
讼也  > 所属分类  >  法律问答   

【笔记】确认劳动关系竟然适用申请仲裁时效1年期间?

更新时间:2023-11-30   浏览次数:4464 次 标签: 劳动关系 仲裁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 一年期间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 D198【仲裁时效】

文章摘要:

【要旨】劳动关系确认之诉适用时效制度,即请求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应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关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的规定。当事人超过1年申请仲裁时效期间请求确认存在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
【解读】(1)《民法典》第198条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1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3)因此,对于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为1年属于特殊规定,即使是确认之诉的劳动争议仲裁也应当适用1年时效期间规定。

文章摘要2:

【注解1】另外观点认为,确认劳动关系之诉(确认之诉)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不涉及实体权利义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注解2】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提起劳动仲裁有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参考案例: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闽0102民初2270号;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8)闽01民终5382号
【注解3】劳动争议已过仲裁时效但未过诉讼时效,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参考案例: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1)陕民申1839号

【笔记】确认劳动关系竟然适用申请仲裁时效1年期间?

解读: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9)鄂民申110号认定:劳动关系确认之诉适用时效制度,即请求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应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关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的规定。当事人超过1年申请仲裁时效期间请求确认存在劳动关系的,不予支持。因此,该案观点值得参考。

另外,切记超过申请仲裁时效1期间的抗辩必须在劳动争议仲裁阶段提出,否则即丧失抗辩权。

综上,仲裁和诉讼中,对于期间、时效应当主动提出,切不可“怠于”提出。慎之!


法条链接:

《民法典》

  第一百九十八条【仲裁时效】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2017)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下列争议的仲裁:

  (一)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之间,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因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二)实施公务员法的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之间、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与聘任工作人员之间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事业单位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四)社会团体与其建立人事关系的工作人员之间因终止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五)军队文职人员用人单位与聘用制文职人员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由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的其他争议。


废止法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经典案例: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9)鄂民申110号

【裁判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据此,本案中,张某某要求确认与通山县国土资源局之间的劳动关系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前述规定,因张某某已经超出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二审不予支持其诉讼请求于法有据,张某某的该项再审申请事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解读】劳动关系确认之诉适用时效制度——请求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应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关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的规定。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9)鲁民终2521号

【裁判要旨】确认劳动关系之诉,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不涉及实体权利义务,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本案为确认劳动关系之诉,解决的是当事人之间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不涉及实体权利义务,原审认定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并无不当。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9)鲁民申6923号

【裁判要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该法的调整范围,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

【裁判摘要】根据原审在卷证据和已查明事实,申请人的诉讼请求为确认双方于1998年6月1日至2008年5月5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该法的调整范围,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申请人于1998年5月办理退休手续时即已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直至2018年8月提起劳动争议仲裁时已超过二十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本案已超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且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不适用中止、中断情形,原审对其诉请不予支持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闽09民终894、895号

【裁判摘要】本院认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苏某某要求确认其与国投公司于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其申请已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一审对该请求予以驳回,并无不当。但从2012年7月6日起,苏莲妹持续在国投公司工作,一审以苏莲妹提起仲裁之日倒推一年确定为其权利保护之日,认定不当,应予以纠正。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案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仲裁裁决,先后提起诉讼,应当并案审理,一并作出裁决,一审作出两份案号不同、内容相同的判决书,程序处理不当,本院予以纠正,对苏某某就两份判决提起的实为同一上诉请求予以一并处理。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0)晋民申2087号

【裁判摘要】确认之诉(确认劳动关系未解除)仅为程序请求权而非实体请求权,更不是债权请求权,并无适用诉讼时效的余地|一、再审申请人于2006年11月21日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关系,但根据上述行为发生时仍处生效状态的《劳动部办公厅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职工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之规定,只有在受送达职工下落不明,或者用上述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方可公告送达,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能用直接送达或邮寄送达而未用,直接采用公告方式送达,视为无效。本案中再审申请人并无证据证明其为上述行为时被申请人下落不明或者无法采用书面形式或邮寄形式向被申请人进行送达。因此,依据上述规定,其向被申请人发出的解除法律关系的通知应视为无效,原审法院依据上述规定精神判定再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劳动关系并未解除适用法律并无错误。二、被申请人原审诉请为确认被告通过公告送达方式与其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无效,因该行为无效所致法律后果即为再审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劳动关系并未解除,因此再审申请人原审之诉实为确认之诉。确认之诉是对某种法律关系是否存在进行确认的诉讼,因确认之诉并不发生法律关系内容的变更,故确认请求权仅为程序请求权而非实体请求权,更不是债权请求权,而诉讼时效的客体为债权请求权,因此确认之诉并无适用诉讼时效的余地。故本案中被申请人原审诉讼请求并不存在诉讼时效是否届满的问题,因此原审法院认定本案起诉未超诉讼时效并无不当。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2)闽0102民初2270号

【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属于该法的调整范围,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本案中,卓××自述其于1991年1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在福州××大厦有限公司工作,此后离职。故,卓××应自其离职之日内一年内提出案涉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现卓××直至2022年1月19日才向福州市鼓楼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显已超过仲裁申请时效,且未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存在仲裁时效中止、中断之情形。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之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本案已超过二十年的诉讼时效,且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不适用中止、中断情形。此外,尽管劳动关系确认之诉在表面上并不涉及对实体权利义务的处分,但其实质和目的仍是为主张实体权利进行准备,即要求福州××大厦有限公司补缴社会保险。卓××自离职之日就应当知道福州××大厦有限公司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的事实,至今已长达23年。因此,福州××大厦有限公司就诉讼时效问题提出抗辩,合法有据,本院对卓××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8)闽01民终5382号

【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本案中,宋××于1976年12月被辞退,至2017年12月28日提起仲裁申请、2018年1月18日提起诉讼,已超过二十年。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21)陕民申1839号

【裁判摘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人2017年12月离开公司,但其在2019年6月才申请劳动仲裁,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二审法院以申请人超过仲裁时效而未支持其诉请并无不当。

【案号】陕西省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陕06民终837号

【摘要】一审法院认为:......鉴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时间是2008年1月1日,被告于当年10月办理了养老保险账户,被告应向社会保险经办部门为原告补交自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原、被告按规定缴纳各自应承担的份额;......被告抗辩提出本案超过了时效,因原告的申请超过了仲裁时效,但其请求并未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被告该抗辩理由不成立,依法不予支持;......判决如下:(一)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支付原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3900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二)原、被告共同到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办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参保手续,并缴纳原告在被告单位工作期间(自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未缴纳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其缴纳标准、比例及金额均以保险经办机构计算核定数据为准,其中所产生的利息由被告承担;(三)原、被告其它诉讼请求不予支持。......二审法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以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六十日期限为由,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裁决、决定或者通知,当事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对确已超过仲裁申请期限,又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的,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本案中,被上诉人黄××2017年12月离开上诉人处,2019年6月4日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已经超过劳动争议仲裁一年的申请期间,且被上诉人亦未提供时效中断或未超过的相关证据,故依照上述法律规定,应当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原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依法应予改判。......判决如下:一、撤销陕西省黄陵县人民法院(2019)陕0632民初893号民事判决书;二、驳回被上诉人黄××的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