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证事由
摘要1:举证责任的免除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于根据法律规定不需要运用证据予以证明,法院即可确认的事实,不再承担举证责任。
【解读】审判人员基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已经知悉的事实属于免证事实(未写入司法解释)。
问题01|什么是免证事实? 问题02|什么是自然规律及定理、定律事实?问题03|什么是众所周知事实(显著事实)?问题04|什么是法律推定事实?问题05|什么是事实推定?问题06|什么是法院裁判预决事实?问题07|什么是仲裁裁决预决事实?问题08|什么是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问题09|如何区分“足以反驳”与“足以推翻”?
【注释】既判力是指确定判决对后诉的拘束力(我刚《民事诉讼法》尚未明文规定既判力)。
【注解1】执行异议裁定并不是人民法院依法律规定的普通程序而作出的生效裁判,其查明的事实不能作为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免证事实。——参考案例:(2017)苏民终9号
【注解2】(1)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中裁判理由的内容不能被认定为“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申7088号;(2)生效判决的“本院认为”部分对他案不具有当然的约束力。——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终1287号;(3)判决论理部分并非是认定事实部分,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无须举证证明的事实。——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申1475号;(4)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中裁判理由的内容不能被认定为“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申7088号
【注解3】判决理由并不具有既判力。——参考案例:(2019)最高法民申5118号
摘要2:★【人民法院案例库】知识产权民事侵权案件中对于涉及市场统计调查的公证书证据的审查认定|对涉及市场统计调查的公证书证据的审查认定,应当具体审查该市场统计调查的客观性、科学性、合法性等有关情况,不能仅因该调查经过公证就当然采信。——参考案例:(2017)最高法民申3918号
★【人民法院案例库】批量公证取证的公证文书证明力的认定标准|对不同销售主体进行公证取证时,公证人员应当对每一个公证购买的商品及其购买票据即时封装封签,并在公证书上完整、准确记录公证过程。公证文书不能如实反映公证的真实情况,保证公证行为客观、公正的,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对公证文书提出的异议理由成立,公证机构出具说明或者补正,并结合其他相关证据,仍不能反映案件真实情况的,人民法院对该公证文书的证明力不予确认。——参考案例:(2020)最高法民申4927号
★【人民法院案例库】当事人对公证证据存在争议时法院如何认定|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如果另一方当事人无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法院应当将公证的证据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申7565号
★【人民法院案例库】无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公证证明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涉案公证书记载的事实若无相反证据推翻公证书的真实性,法院应将涉案公证书记载的事实作为认定依据。——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申9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