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编辑的词条“”还未发布,赶快去处理吧! ×
讼也  > 所属分类  >  民事案由   

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纠纷

更新时间:2018-01-10   浏览次数:2347 次 标签: 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纠纷

文章摘要:

【123、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纠纷】1.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是指离退休人员在离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又被原单位返聘或者其他单位工作签订的合同。双方建立的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不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调整,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劳务合同关系。 2.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纠纷,是指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返聘合同发生的权利义务纠纷。

文章摘要2:

目录

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 回目录

    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是指离退休人员在离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又被原单位返聘或者其他单位工作签订的合同。

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纠纷 回目录

    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纠纷,是指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因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返聘合同发生的权利义务纠纷。

管辖 回目录

    离退休人员返聘合同纠纷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陈其象律师提示 回目录

    ①离退休人员在离退休后又被原单位返聘或者到其他单位工作,双方建立的不是劳动合同关系,不能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不受劳动法调整,双方之间的关系是劳务合同关系。离退休人员虽属于劳务合同,但由于其主体一方为离退休人员的特殊性,《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将其单列为一个案由,与劳务合同纠纷相独立。

    ②对再次被聘用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离退休人员,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劳部发〔1996〕354号)第13条规定,其聘用协议可以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劳动保护待遇等权利义务。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未约定的,应当协商解决。离退休人员聘用协议的解除不能依据《劳动法》第28条执行,离退休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如果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法条链接 回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2009修正)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五条  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的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当事人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的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第九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前款所称“从事雇佣活动”,是指从事雇主授权或者指示范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其他劳务活动。雇员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但其表现形式是履行职务或者与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应当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

   【备注:最高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条文理解与适用》P17:适用雇主责任,适用范围时私有制的法人、其他组织。已被侵权责任法规定的统一规定用人单位替代责任所取代。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二十一条  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上一篇: 劳务合同纠纷   

下一篇: 广告合同纠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