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摘要1:福建省物价局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闽价服〔2013〕66号【自2016年5月1日起废止】
摘要2:无
摘要1:福建省物价局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律师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闽价服〔2013〕66号【自2016年5月1日起废止】
摘要2:无
摘要1:福建省物价局 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制定福建省律师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闽价服〔2013〕67号)
摘要2:
摘要1:律师费用应否作为守约方的损失加以保护,《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作明确规定。
【注释】(1)律师收费分为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2)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已取消政府指导价,全部实行市场价。
【注解1】委托代理合同未约定委托代理费具体金额能否主张代理费?|(1)双方当事人就代理费问题未签订书面协议,又不能事后补充商定的情况下,法院不应按照收费标准的上限酌定代理费的金额。——参考案例:(2013)海民初字第12008号;(2013)一中民终字第11297号;(2)未就委托代理费用进行约定无权主张委托代理费。——参考案例:(2022)最高法民申147号
【注解2】原告未履行审慎选择律师的附随义务,对其要求被告承担律师费用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参考案例:(2020)京04民初579号
【注解3】未提起上诉的当事人提出的二审新增律师费请求独立于一审诉讼请求,是增加的诉讼请求,不应在本案处理,二审不予审查。——参考案例:(2021)闽02民终3826号
【注解4】约定后期律师代理费按照执行回款数额的一定比例支付,后期代理费数额尚无法确定,判决支付前期已付律师代理费。——参考案例:(2018)鲁民初74号
【注解5】律师代理费作为被违约方为实现债权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属于直接损失范畴,应当予以赔偿。——参考案例:(2020)最高法民终118号
【注解6】提供的委托代理合同及发票(未提供支付凭证)能够证明律师费发生,无需提供其他支付凭证。——参考案例:(2021)最高法民申4671号
【注解7】律师费采模糊方式约定由违约方承担但未约定具体的金额或计算方式,守约方能否要求违约方全额承担律师费?|(1)律师代理费作为一种损失亦应受到可预见性规则限制;(2)约定律师费由违约方承担,在确定律师费的负担金额时,人民法院既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合同约定,又要审查律师费用的必要性、合理性,法院可以酌定律师费金额。——参考案例:(2023)最高法民申2242号
摘要2:
摘要1: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主席令第64号)
摘要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
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作出修改
(一)将第五条第一款第二项修改为:“(二)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将第二款修改为:“实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前取得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合格证书、律师资格凭证,与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二)将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一)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三)将第七条第三项修改为:“(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的”。
(四)在第五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不得担任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但系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监护人、近亲属的除外。”
摘要1:【提示1】律师在服务合同中约定限制委托人接受调解、和解的条款无效。
【裁判摘要1】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愿接受调解、和解,是对自身权益的处分,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作为法律服务者,在接受当事人委托代理诉讼事务中,应当尊重委托人关于接受调解、和解的自主选择,即使认为委托人的选择不妥,也应当出于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的考虑提供法律意见,而不能为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基于多收代理费的目的,通过与委托人约定相关合同条款限制委托人接受调解、和解。上述行为不仅侵犯委托人的诉讼权利,加重委托人的诉讼风险,同时也不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相关合同条款亦属无效。
【提示2】风险代理收费限制:对依法不得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以外的案件,只要未超出最高比例,实行风险代理收费并无不当。
【裁判摘要2】对婚姻、继承、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其他涉及主张生活保障费用等方面的案件,刑事、行政、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不得实行风险代理收费。至于其他律师服务项目,只要未超出最高收费比例,律师与当事人双方之间可以约定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提示3】风险代理收费标准:约定律师收取费用的标准以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为依据,不应以结案方式的不同有所差别。
【裁判摘要3】
①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约定实行风险代理,如果律师收取费用的标准以案件最终的处理结果为依据,该处理结果不应以结案方式的不同有所差别。律师所代理的案件以调解结案的,律师认为调解结案必定造成律师代理费减少的主张不能成立。
②《合同法》第410条规定,因随时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应予以赔偿。其中,应赔偿的损失应理解为实际损失。委托协议约定如果委托人单方终止协议,须按约定律师代理费额补偿律师的经济损失,没有法律依据。
摘要2:【相关规定】2011年《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65、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关于对委托人行使调解等诉讼叔利进行限制的约定,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摘要1:【裁判要旨】律师在诉讼代理中,不仅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合同受托义务,同时还应履行职业从业义务,其相关诉讼行为是否构成违约,应根据合同违约理论,从其各项义务履行层面作综合认定。
摘要2:
摘要1:【裁判摘要】根据律师法第四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经律师见证的遗嘱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被确认无效,致使遗嘱受益人蒙受经济损失的,律师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应当承担过错赔偿责任。
【解读】律师不当执业行为对委托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①律师执业责任的认定标准:律师不能通过委托合同约定降低其执业行为的注意勤勉程度;
②律师执业公共政策倾向:律师作为见证人,能以自己掌握法律知识为立遗嘱人服务,使所立遗嘱符合法律要求;
③律师执业损害赔偿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
摘要2:
摘要1: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有效发挥律师作用——两院三部负责人解读《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
摘要2:
摘要1:司法部令(第122号):《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已经2010年4月7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摘要2:
摘要1: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2008年7月18日司法部令第111号发布 根据2012年11月30日司法部令第125号修正)
摘要2:
摘要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121号):《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已经2010年4月7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摘要2:司法部关于取消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的决定
(十)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年度财务审计报告”,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十一)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年度内被获准的重大变更事项的批件”,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十二)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建立执业风险、事业发展等基金的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十三)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获得行政或者行业表彰奖励、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的证明材料”,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十四)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为聘用律师和辅助人员办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证明材料”,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十五)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纳税凭证”。
(十六)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履行法律援助义务、参加社会服务及其他社会公益活动的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十七)取消《律师事务所年度检查考核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履行律师协会会员义务的证明材料”,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摘要1:司法部办公厅关于律师事务所从业资质有关问题的复函(2010年5月28日 司办函[2010]125号)
摘要2:
摘要1:《律师事务所名称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2月15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
摘要2:
摘要1:司法部令(第119号):《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9月1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摘要2: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
(第143号)
《司法部关于修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9年3月11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部长 傅政华
2019年3月16日
司法部关于修改《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的决定
(2019年3月16日 司法部令第143号公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保障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司法部决定将《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司法部令第119号)第六条第二款修改为:“执业证书应当加盖发证机关印章。”
本决定自2019年5月1日起施行。
《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执业证书管理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摘要1: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87号):《律师事务所收费程序规则》已经2004年3月16日司法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摘要2:
摘要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律师事务所办案费收入征收营业税问题的批复(1995年8月30日 国税函发[1995]479号)
摘要2:
摘要1:国家税务局关于律师事务所减免营业税的通知(1992年3月13日 国税发〔1992〕068号)
摘要2:
摘要1:国家税务局关于律师事务所免征所得税的通知(1991年11月15日 国税函发〔1991〕1538号)
摘要2:
摘要1:司法部关于律师事务所不应进行工商登记的通知(1990年3月6日 司发[1990]第56号)
摘要2:
摘要1:1.律师函又称律师信,是指律师接受客户的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
2.律师函作为律师一项业务,有可能涉及侵权责任甚至刑事犯罪,律师及律师事务所应当严格管理律师函,对律师函进行严格控制并依法实行收费制度。
摘要2:【注解】发送律师函需签订书面委托代理合同。
摘要1:律师执业管理办法(2008年7月18日司法部令第112号发布 2016年9月18日 司法部令第134号修订)
司法部令(第134号):《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已经司法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律师执业管理办法》公布,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
摘要2:司法部关于取消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的决定
一、取消部门规章设定的20项证明事项
(一)取消《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十四条、《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申请人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改由司法行政机关调查核实。
(二)取消《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符合《律师法》第十九条和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三)取消《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本所执业许可证复印件”,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四)取消《律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拟任分所负责人符合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条件的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五)取消《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经历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六)取消《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原执业机构所在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出具的申请人不具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的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七)取消《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与原执业机构解除聘用关系或者合伙关系以及办结业务、档案、财务等交接手续的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八)取消《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拟变更的执业机构同意接收申请人的证明”,改由申请人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替代。
(九)取消《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的“申请人的执业经历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政府部门调查或者内部核查、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摘要1: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印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的通知(律发通[2010]19号)
摘要2:司法部关于取消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的决定
(七)取消《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规定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律师协会调查核实或者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摘要1: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关于印发《律师执业年度考核规则》的通知(律发通[2010]25号)
摘要2:司法部关于取消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的决定
(八)取消《律师执业年度考核规则》规定的“获得行政或者行业表彰奖励、受到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的证明材料;履行律师协会会员义务的证明材料”,改为通过申请人书面承诺,律师协会调查核实或者网络核验等方式办理。
摘要1: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意见(法发〔2021〕3号)
摘要2:最高法、司法部相关负责人就《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为律师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的意见》暨律师服务平台上线答记者问
摘要1:解读:当事人以律师代理服务收费违反政府指导价或者禁止风险代理为由主张法律服务合同无效不予支持。
摘要2:【注解1】(1)2006年《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发改价格〔2006〕611号)对所有民事诉讼案件实行政府指导价并有条件的允许涉及财产关系的部分民事案件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2)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2755号)规定部分民事诉讼案件如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等关乎民生保障的民事诉讼代理行为实行政府指导价;(3)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19〕798号)取消政府指导价,律师服务收费全部实行市场调整价。
【注解2】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9)最高法民申2630号《四川易通律师事务所、四川益瑞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诉讼、仲裁、人民调解代理合同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裁判观点认为:(1)市场调节价与风险代理收费并非同一概念,风险代理收费只是实行市场调节价时的一种收费方式;(2)《关于放开部分服务价格意见的通知》第1条第4项规定是针对《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对律师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范围进一步放开,而不是对允许风险代理的范围作了进一步放开(《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12条规定:“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3)该案一审法院认为风险代理违反规定不应当得到保护为由不予支持诉讼请求;二审法院并未认定风险代理合同无效,而是认定风险代理合同不符合《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11条规定:“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风险代理条款不生效,对风险代理律师费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摘要1:解读:(1)律师具有自行调查取证权;(2)律师依法向行政机关进行调查取证时,行政机关负有配合调查的义务,如无正当理由而予以拒绝,则构成行政不作为。
摘要2:【注解1】律师查阅婚姻登记档案,需在诉讼过程中,并持受理案件法院出具的证明材料及本人有效证件。——参考案例: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20)鲁行申1883号
【注解2】(1)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97条第4款规定,非因不动产诉讼,的诉讼代理人请求查询相关不动产信息依法不应支持;(2)代理民事诉讼的律师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对对方当事人进行以人查房不予支持。——参考案例:(2018)渝0113行初79号;(2018)渝05行终604号
摘要1:解读:(1)因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并无律师费的承担问题,法院在裁决案件的律师费应如何承担时应充分考虑诉请支付律师费是否存在正当性和合理性及律师费数额应如何确定的问题;(2)律师费分期支付方式不违反法律法规,守约方有权请求违约方支付守约方应承担的分期支付律师服务费。——参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最高法民终340号
摘要2:【注解1】分阶段支付代理费因支付条件未成就而尚未发生不予支持。——参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9)最高法民终58号
【注解2】约定后期律师代理费按照执行回款数额的一定比例支付,后期代理费数额尚无法确定,判决支付前期已付律师代理费。——参考案例: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18)鲁民初74号
【注释3】对于尚未实际支付的律师费能否支持?|(1)对于尚未实际支付的代理费可根据是否会确定发生的原则加以认定,即如果根据当事人的约定,该部分律师代理费属于未来确定会发生的费用,则亦可在本案中一并予以支持;(2)否则,对于律师代理费金额尚不能确定则不予支持,可待确定会发生或者实际发生后另行主张。——参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0)最高法民终118号
摘要1:司法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的意见》的通知(司发通〔2021〕87号)
摘要2:司法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就《关于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的意见》答记者问
摘要1:解读:(1)当事人对律师协会等行业协会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实施的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该行业协会为被告;(2)当事人对律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受行政机关委托作出的行为不服提起诉讼的,以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摘要2:【注解1】对律师协会行使实习登记行为不服提起诉讼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参考案例: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2016)粤71行终35号
【注解2】律协对会员作出的惩戒、处分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参考案例: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19)冀行申1218号
【注解3】只有在律师协会实施法律、法规、规章明确授权实施的行政行为时才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参考案例: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8)闽01行终706号
摘要1:【裁判要旨】律师提供诉讼法律服务合同系委托代理合同,该类合同履行的效果与否取决于代理律师与当事人间所形成的信赖关系,而律师与当事人建立良性的信赖关系有赖于律师的忠诚义务。律师的忠诚义务源于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委托关系,除非当事人间存在特别约定,律师在其为当事人进行代理活动的所有场合,都负有而且仅仅负有为被代理人利益实施法律行为的义务,其中当然包括律师不得同时代理对方当事人的限制,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关联索引】一审:原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2009)卢民二(商)初字第1319号民事判决(2010年2月1日);二审: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0)沪一中民四(商)终字第811号民事判决(2010年6月1日)
摘要2:【备注】既代理原告又同时代理案件另一方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应承担退还全部律师费及赔偿利息损失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