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搜索条件: 企业分立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6)二中民初字第476号;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高民终字第247号

摘要1:——外商投资的企业取得股东资格的认定
【问题提示】享有股东知情权的前提是什么?如何认定外商投资企业股东的资格?
【要点提示】
①股东的知情权是公司股东维护自身权益、维护公司权益的一项重要权利。本案当事人虽然提起的是股东知情权之诉,但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当事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只有确认了这一重要的前提,只有真正成为公司的股东,才可能真正享有股东的诸项权利。
②由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属于重大事项的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因此,外商投资企业股东资格的取得,首先取决于审批机关的审批。本案中,从严格适用法律和维护法律安定性的角度考虑,认定当事人不具有股东的资格,不享有股东的知情权。
【裁判规则】认定是否具有外商投资企业股东资格,取决于是否取得审批机关的审批。
【裁判摘要】
①根据《外资企业法》规定,设立外资企业实行审批制度。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因此,外资企业股东资格的取得,首先取决于审批机关的审批。现汉唐公司在北京台群公司的股东资格未经相关审批机关的批准,故其尚不是北京台群公司的股东。具备股东资格是行使股东知情权的基础,因汉唐公司不具备北京台群公司的股东资格,故其不享有股东知情权。
②汉唐公司请求判令台群清算委员会立即向北京市审批机关和登记机关办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将汉唐公司的名称、住所、持有的股份、重新委派的董事姓名等事项记载到北京台群公司在北京市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档案中,其请求记载的上述事项均属于须经外商企业审批机关进行审核批准的事项,汉唐公司提出的此项请求不属于民事诉讼的审理范围,故应予驳回。
【案例索引】一审: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06)二中民初字第476号(2006年10月24日);二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高民终字第247号(2007年12月14日)

摘要2:【权威收录】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人民司法案例》2008年第4辑(总第66辑)

(2005)西民二初字第49号;(2006)南市民二终字第195号

摘要1:——企业分立前的债务在分立企业整体出售后的承担主体
【裁判要旨】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的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它的权利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向法院请求保护该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企业被售出后,买受人将所购企业重新注册为新的企业法人,所购企业法人被注销的,所购企业出售前的债务,应当由新注册的企业法人承担。企业被售出后,应当办理而未办理企业法人注销登记,债权人起诉该企业的,应当根据企业资产转让后的具体情况,由责任主体承担民事责任。
【裁判规则】企业分立为三个独立法人实体的,原企业债务由分立后的三方共同承担。
【裁判意见】由政府授权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及运作的国有公司,以资产所有者授权管理者身份出售其管理企业的国有资产,对出售企业债务不应承担民事责任。
【案号】(2005)西民二初字第49号二审:(2006)南市民二终字第195号

摘要2:【权威收录】国家法官学院《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7年商事审判案例卷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4)民二终字第167号

摘要1:【案号】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4)民二终字第167号
【裁判要旨】企业之间通过资产转让合同以承担债务为对价接收资产,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公司之间形成的是资产买卖关系。利害关系人如果认为上述买卖合同损害了其合法权益,可以依法提起撤销权诉讼。只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的企业改制或企业分立,利害关系人才能向债务转移人、接受人主张权利。

摘要2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1)民二终字第191号

摘要1:【案号】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1)民二终字第191号
【提示】国企资产行政性划拨,被划入方不承担划出方债务——基于国家调控政策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不属于公司分立,被划入方无需承担划出方的债务。
【裁判要旨】国家行政机关基于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家政策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拨,并以划转资产成立新公司,不属于公司分立,新设立的公司无需承担原企业的债务。
【裁判摘要】中石化集团公司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将滁州集团公司的部分财产(包括债权和债务)无偿划拨给中石化股份公司,中石化股份公司又将资产注入滁州股份公司,由于滁州股份公司获得滁州集团公司的财产并非因公司分立取得,华融公司关于滁州集团公司的资产转移到滁州股份公司,构成事实上的公司分立,根据债随资产转移的原则,滁州股份公司在接受资产的同时应承担同等比例债务的观点,因没有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驳回华融公司对滁州股份公司的诉讼请求正确,应予以维持。华融公司在一审中以中石化集团公司在重组过程中无对价地调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债务人资产,侵害债权人的利益为由,申请追加中石化集团公司和中石化集团安徽石油总公司为本案被告,并请求判令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主张,因本案审理的是借款担保合同纠纷,关于中石化集团公司和中石化集团安徽石油总公司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属另一法律关系,华融公司可依法另行主张。

摘要2

企业分立清算时可否适用《公司法》程序?

摘要1:【点评要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企业法律规定及原理,公司属于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公司与企业,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其法律适用宜有所不同。除了最高人民法院外,任何法院均无权对法律的具体适用作出解释。因此,在涉及到诸如清算等公司法和民法通则分别对公司和企业的法律适用分别作出了规定的法律问题时,应当谨慎处理。

摘要2

明知分支机构被撤销后,仍接受担保的,应负主责——明知法人分支机构被撤销后,仍接受该分支机构担保的,应认定担保权人对造成担保无效所致损失承担主要责任

摘要1:【要旨】明知作为担保人的法人分支机构被撤销后,仍提出由该分支机构提供担保的,应认定担保权人对造成担保无效导致的损失承担主要责任。
【案例】最高人民法院(1997)经提字第16号《保证人被撤销后,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否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摘要2

外商追加投资,不能自然形成外资企业的股东出资——外资企业股权变更事项,应报经审批机关批准。外商将在大陆赚取的利润直接追加投资,不能自然形成股东出资

摘要1:【要旨】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报审批机关批准。外商将在大陆赚取的利润直接追加投资,不能自然形成股东出资。
【案例】海南高院(2015)琼民三终字第4号《外商将其在大陆赚取的利润直接追加投资不能自然形成股东出资》

摘要2

(2014)三亚民三初字第30号;(2015)琼民三终字第4号

摘要1:——外商将在大陆赚取的利润直接追加投资不能自然形成股东出资
【裁判要旨】公司企业的股权变更可以适用事实股东权利说,即只要事实上行使着股东权利,即使未进行工商变更登记,也可以拥有股权,甚至可以请求公司为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但是,出于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考虑,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
【案号】一审:(2014)三亚民三初字第30号;二审:(2015)琼民三终字第4号

摘要2

二十、与企业有关的纠纷

摘要1:【目录】228、企业出资人权益确认纠纷;229、侵害企业出资人权益纠纷;230、企业公司制改造合同纠纷;231、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合同纠纷;232、企业债权转股权合同纠纷;233、企业分立合同纠纷;234、企业租赁经营合同纠纷;235、企业出售合同纠纷;236、挂靠经营合同纠纷;237、企业兼并合同纠纷;238、联营合同纠纷;239、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1)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2)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3)外商独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4)乡镇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24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纠纷;241、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纠纷

摘要2:【注解】(1)与企业有关的纠纷是调整非公司制法人法律制度而设立的第二级案由;(2)其项下包括了14个第三级案由和4个第四级案由(2011年《规定》增加了1个“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的第三级案由,将2008年《规定》中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外商独资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3个第三级案由调整为其项下第四级案由,另外新增了乡镇企业承包经营合同纠纷第四级案由)。

陈伟民等与熊欣等企业分立纠纷上诉案

摘要1:【案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6)浙民二终字第39号
【裁判要旨】公司分立时原公司的资产由分立后的公司享有、原公司的负债由分立后的公司承受,权利义务的承受主体是分立后的公司而非公司之股东。

摘要2

企业分立合同纠纷

摘要1:【233、企业分立合同纠纷】1.企业分立,是指一个企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依法变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法律行为。2.企业分立合同纠纷,是指在将一个企业分立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过程中,因合同的签订、效力、履行、终止等发生的纠纷。

摘要2: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分立的决定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作为何种行政案件受理的复函

摘要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分立的决定不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作为何种行政案件受理问题的复函(1994年6月27日 法函〔1994〕34号)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二条第二款、《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第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当事人对行政机关强行作出的关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分立的决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作为“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行政案件受理。

摘要2:【注解】(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分立的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2)对于行政机关兼并、合并等行为,同样可以作为“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案件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