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次编辑的词条“”还未发布,赶快去处理吧! ×
讼也  > 所属分类  >  行政法专题精解   

行政处罚普通程序

更新时间:2022-06-18   浏览次数:3830 次 标签: 行政处罚期限 行政处罚决定送达 集体讨论制度 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文章摘要:

行政处罚普通程序:(1)调查取证和立案程序;(2)执法调查检查程序;(3)行政处罚证据收集(抽样取证、先行登记保存证据);(4)行政处罚决定(一般行政处罚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查;重大、复杂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法制审核);(5)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

文章摘要2:

【解读】行政处罚普通程序基本环节:(1)立案(第54条)→(2)调查取证(第40条)→(3)拟制决定(第57条)→(4)事先告知(第44条)→(5)听证(第63条)→(6)法制审核(第58条)→(7)作出决定(第59条)→(8)送达决定。
目录

取证和立案 回目录

1.调查取证:除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

2.立案程序: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

【解读】行政处罚立案标准:(1)存在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且相关法条设定了行政处罚的行为或者存在违法行为的确切线索;(2)办案机关具有管辖权;(3)违法行为仍在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内;(4)不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5)未发现存在其他依法应当不予处罚的情形。

执法调查检查程序 回目录

1.出示执法证件:

(1)执法人员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2)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

(3)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

2.接受调查:

(1)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2)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行政处罚证据收集 回目录

1.抽样取证: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

2.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1)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A.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

B.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

C.先行登记保存;

D.在7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2)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解读】先行登记可诉性:(1)先行登记保存证据行为本质上属于行政处罚过程中的过程性行为,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不是具有独立法律意义的行政行为,一般不具有可诉性;(2)但如果没有最终的处理结果、以先行登记之名行扣押之实或者先行登记明显不当的,则具有可诉性。

行政处罚决定 回目录

1.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1)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予行政处罚;

(4)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解读1】一般行政处罚案件未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查而径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该行政处罚决定违法。

2.重大、复杂行政处罚案件集体讨论制度: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解读2】重大、复杂行政处罚案件未经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该行政处罚决定构成重大程序违法应予撤销。

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 回目录

1.有下列情形之一, 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1)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2)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3)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2.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解读】法制审核意见不可诉:一般认为法制审核意见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决定过程中内部过程性行为,并不直接对当事人作出,且不直接对外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可直接对审核意见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 回目录

1.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2)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4)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5)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6)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2.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行政处罚决定期限:90日 回目录

1.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90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期限起算点:立案自认起开始计算;

(2)期限时长:90日。

2.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 回目录

1.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

2.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7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3.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行政机关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

行政处罚成立条件 回目录

1.行政机关不履行告知义务不得作出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未依照《行政处罚法》第44条、第45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内容及事实、理由、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不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当事人明确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法条链接 回目录

《行政处罚法》

  第五十四条D36【调查权证与立案】除本法第五十一条 规定的可以当场作出的行政处罚外,行政机关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必要时,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进行检查。

符合立案标准的,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立案。

  【备注】(1)将原36条“第三十三条”修改为“第五十一条”;(2)新增第2款规定。

  第五十五条D37【出示证件与协助调查】执法人员 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应当主动 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执法 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要求执法人员出示执法证件。执法人员不出示执法证件的,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有权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检查。

  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拒绝或者 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备注】原第37条规定:

  第三十七条 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备注:第42条已经规定),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应当如实回答询问,并协助调查或者检查,不得阻挠。询问或者检查应当制作笔录。

  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备注:移至第56条修改)

  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备注:移至第43条第1款修改)

  第五十六条D37.2【证据的收集原则】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第五十七条D38【处罚决定】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予 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涉嫌 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负责人 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备注】(1)将原第38条第1款第3项“不得给予”行政处罚,修改为“不予”行政处罚;将原第4项“构成”修改为“涉嫌”;(2)将原第2款“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修改为“给予行政处罚”(降低集体讨论的门槛)、将“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修改为“行政机关负责人”;(3)原第3款“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移至第58条修改。

  第五十八条D38.3【法制审核】有下列情形之一, 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 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 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 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备注】原第38条第3款规定:“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第五十九条D39【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五十七条 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

  【备注】将原第39条第1款“第三十八条”修改为“第五十七条”、第5项“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修改为“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第六十条新增条文 【决定期限】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政处罚案件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一条D40【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当事人同意并签订确认书的,行政机关可以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将行政处罚决定书等送达当事人。

  【备注】(1)将原第40条“民事诉讼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新增第2款“送达确认书”的规定。

  第六十二条D41【处罚的成立条件】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 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拟作出的 行政处罚内容及 事实、理由、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不得作出 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明确 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备注】原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 行政诉讼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参与分管被诉行政行为实施工作的副职级别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被诉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下级行政机关的负责人,不能作为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


《环境行政处罚办法》

  第五十五条 【作出处罚决定的时限】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的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案件办理过程中听证、公告、监测、鉴定、送达等时间不计入期限。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

  第五十七条 适用一般程序办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九十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因案情复杂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的,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案情特别复杂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经延期仍不能作出处理决定的,应当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是否继续延期,决定继续延期的,应当同时确定延长的合理期限。

  案件处理过程中,中止、听证、公告和检测、检验、检疫、鉴定等时间不计入前款所指的案件办理期限。

经典案例 回目录

·李某某与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长寿路派出所等治安行政处罚决定纠纷上诉案

【案号】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05)沪二中行终字第354号

【裁判摘要】其中作为主要事实证据的询问笔录又存在着虚假情形,使本院对派出所调查取证的合法性与真实性产生怀疑。在指认李某某有殴打行为的询问笔录中,有关证人对李某某如何实施殴打的事实也说法不一。而验伤报告单只能证明第三人受到过伤害的结果,不能直接证明该结果系由李某某实施殴打所致。所以,派出所提供的证据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证据链,其认定李某某有殴打的违法行为,属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应予以撤销。

·佛山市高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与佛山市高明晖隆源燃料有限公司处罚上诉案

【案号】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4)佛中法行终字第99号

【裁判摘要】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上诉人是依法到被上诉人的办公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并非进行搜查,且根据上诉人制作的《现场检查笔录》及其对被上诉人的法定代表人区某某的《询问笔录》等证据材料可以看出,上述笔录中均记载上诉人的执法人员有两名,且在执法过程中亦出示过行政执法证,被上诉人认为上诉人执法程序违法的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周某某与新化县公安局等复议上诉案

【案号】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17)湘行终100号

【裁判摘要】行政登记属于行政处罚过程性行为,不是具有独立法律异议的行政行为,不具有可诉性——证据保全是公安机关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的行政措施。综合本案的具体情况看,新化县公安局在作出证据保全后随即又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故本案被诉的证据保全行为只是作为行政处罚前的一个程序性行为,该行为被后续的行政处罚决定所吸收,不产生独立的行政法律效力,不具有可诉性。故上诉人的起诉,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八)的规定,应当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上诉人大连齐澺制盐厂诉被上诉人榆树市盐务管理局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一案行政再审裁定书

【案号】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20)吉行再12号

【裁判摘要】先行登记通常不具有可行性,但如果没有最终处理结果则具有可诉性——先行登记保存属于证据收集和保全行为,而非行政强制措施,其是一种执法手段,是行政行为中的一个环节,不是最终的处理结果,通常不具有可诉性。但法定的先行登记保存期限是七日,七日内行政机关就应当作出处理。结合行政案件查处的一般程序和案件实际情况,这种处理可能是予以返还,送交检验、检测、检疫、鉴定,也可能是采取查封、扣押措施,作出处罚没收违法物品,或者是解除先行登记保全措施。本案中,榆树市盐务局作出法定代表人处载明“张××”的《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之后,直至今日没有后续的处理行为,其行为明显对当事人的权益产生实际影响。故大连齐澺制盐厂的起诉符合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受理条件。

·陈某某、柳州市人民政府、韩某某行政复议二审行政判决书

【案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桂行终365号

【裁判摘要】以先行登记之名行扣押之实具有可诉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规定的先行登记保全行为,可以通过采取调查笔录、视听资料、勘验笔录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查封、扣押等方式进行。询问、拍照、录像、勘验等方式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不在处罚行为之外作单独评价;查封、扣押等方式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可在行政处罚行为之外作单独评价。本案中,柳州市执法局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扣押涉案车辆,虽然以先行登记保全证据为名,但实际是行扣押车辆之实,属于行政强制措施,对陈人华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依法具有可复议性和可诉性。具体而言,以查封、扣押等方式先行登记保存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的物品必须是与违法行为有直接必然关联的物品,必须具有证据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基本特征;证据先行登记保存是行政执法人员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采取的,必须具有先行登记保存的必要性;证据保存手段应当与证据保存目的相适应,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方法;需要利用涉案物品的实质性特征作为证据,而又不能用其他取证手段代替时,才采用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如果可采取询问、拍照、录像、勘验等其他形式收集证明和认定行为人违法事实的证据,就不应采取查封、扣押方式进行先行登记保存。由此可见,以查封、扣押方式先行登记保存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是可以独立于行政处罚行为的,也不能得出不超过7日就必然合法的结论。柳州市执法局扣押了陈某某的涉案车辆,扣押期限不论是7日内还是超过7日,均对陈某某的权益产生实际影响,均是可复议可诉讼的行为,并不需要依附于4527号处罚决定。一般而言,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会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考虑多阶段行政行为的救济时机,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形下,在对行政处罚决定进行复议或者诉讼时,一并审查和评价行政强制措施的合法性,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权益保障效率,节约行政司法资源。但一并审查,不能理解为否定行政强制措施独立于行政处罚行为的可复议性和可诉性,否则在仅扣押车辆而长期未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形下,相对人将丧失救济途径。

·汝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局、洛阳行健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交通):其他(交通)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行政裁定书

【案号】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2019)豫行申1218号

【裁判摘要】先行登记明显不当具有可诉性——再审申请人汝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局在对被申请人洛阳行健外事旅游汽车有限公司所有的豫C×××××号客车进行执法检查时,认为该车没有包车客运手续,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关于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的规定,作出本案被诉的豫汝交执0000375号证据登记保存行为,而其同日作出的违法行为通知显示仅仅拟作出责令整改、罚款处罚决定,且汝州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局没有证据证明涉案车辆符合“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形,二审判决认定其适用法律错误并判决确认该先行登记保存行为违法,并无不当。

·大连市金州区兴亮修船厂、大连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行政管理(农业):其他(农业)二审行政判决书

【案号】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9)辽行终1320号

【裁判摘要】未经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属于程序严重违法应予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第四十三条规定:“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决定。"根据上述规定,本案对兴亮修船厂的罚款金额为492.435万元,应当告知兴亮修船厂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并在听证结束后,才能依照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作出行政处罚。根据金普农业局提供的证据,该局于2018年3月28日告知兴亮修船厂听证的权利,并依兴亮修船厂的申请于2018年4月17日举行听证,后又分别于2018年4月28日、5月15日两次进行了质证,但是在告知听证权利之前的2018年3月22日即已进行案件讨论(会审),并于2018年3月26日进行处罚的审批,也就是说金普农业局在听证前即已经确定了处罚结果,其处罚决定并未考虑听证及质证的意见,金普农业局的行政行为违反了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先听证后处罚的法定程序,实际上是剥夺了当事人享有的听证权利,属于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根据金普农业局提供的案件讨论(会审)笔录,参加案件讨论(会审)的人员中属于单位负责人的仅有一名副局长,即是说该案并未经行政机关的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也属于程序严重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条的规定,“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三)违反法定程序的……",鉴于被诉处罚决定程序严重违法,依法应予撤销,由金普农业局依法重新作出处罚决定。

·毛某、韶山市自然资源局资源行政管理:其他(资源)二审行政判决书

【案号】湖南省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湘03行终125号

【裁判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本案中,涉案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是责令退还非法占用土地,限期拆除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建)构筑物,涉及上诉人重大财产权益,属于较重的行政处罚,应当经过集体讨论才能决定实施。被上诉人未提交证据证实本案所涉行政处罚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且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从事审核的汤某系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未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不具有对行政处罚决定审核资格。......故被上诉人作出的涉案行政处罚决定,违反法定程序。

·北京大学与于某某撤销博士学位决定纠纷上诉案

【案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7)京01行终277号

【裁判摘要1】正当程序原则的要义在于,作出任何使他人遭受不利影响的行使权力的决定前,应当听取当事人的意见。正当程序原则是裁决争端的基本原则及最低的公正标准,其在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基本行政法律规范中均有体现。作为最基本的公正程序规则,只要成文法没有排除或另有特殊情形,行政机关都要遵守。即使法律中没有明确的程序规定,行政机关也不能认为自己不受程序限制,甚至连最基本的正当程序原则都可以不遵守。应该说,对于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行政机关没有自由裁量权。只是在法律未对正当程序原则设定具体的程序性规定时,行政机关可以就履行正当程序的具体方式作出选择。本案中,北京大学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其在行使学位授予或撤销权时,亦应当遵守正当程序原则。即便相关法律、法规未对撤销学位的具体程序作出规定,其也应自觉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践行上述原则,以保证其决定程序的公正性。

【裁判摘要2】正当程序原则保障的是相对人的程序参与权,通过相对人的陈述与申辩,使行政机关能够更加全面把握案件事实、准确适用法律,防止偏听偏信,确保程序与结果的公正。而相对人只有在充分了解案件事实、法律规定以及可能面临的不利后果之情形下,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陈述与申辩,发表有价值的意见,从而保证其真正地参与执法程序,而不是流于形式。譬如,行政处罚法在设定处罚听证程序时就明确规定,举行听证时,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本案中,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前,仅由调查小组约谈过一次于某某,约谈的内容也仅涉及《运动》一文是否涉嫌抄袭的问题。至于该问题是否足以导致于某某的学位被撤销,北京大学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提示,于某某在未意识到其学位可能因此被撤销这一风险的情形下,也难以进行充分的陈述与申辩。因此,北京大学在作出《撤销决定》前由调查小组进行的约谈,不足以认定其已经履行正当程序。北京大学对此程序问题提出的异议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启东市机关液化气有限责任公司诉启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行政处罚案

——未充分说明理由的行政处罚决定构成违法

【案号】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6)苏06行终602号

【法院裁判要旨】江苏省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启东住建局作出处罚决定前,未向吴某某及燃气用户调查取证,所举公安机关调查笔录等证据不能满足销售行为的成立要件,由于直接当事人调查程序的缺失,被诉处罚决定证据明显不足。处罚决定未充分说明理由且调查取证存在缺失,导致被诉处罚决定据以成立的主要事实未能查清。被诉处罚决定成立的前提建立在对吴某某行为性质定性的基础上,且势必对吴某某的后续权利产生直接影响,启东住建局在吴某某没有参与行政程序,未作陈述、申辩的情形下,直接认定其行为构成销售,违反法定程序。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源艺装饰广告部与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纠纷上诉案

——行政处罚告知书未送达相对人,处罚决定无效

【裁判要旨】送达是行政执法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处罚告知书未予送达行政相对人,则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潘某某诉新沂市公安局治安行政处罚案

——逾期作出治安行政处罚的法律性质及后果

【裁判要旨】相关法律规范虽然没有规定行政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处罚的法律后果,但行政机关无任何正当理由,超过法定的追究实现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处罚,损害了追究时效制度所维护的社会秩序的安定性,应属滥用职权的情形。

【摘要】上诉人潘某某等人打麻将行为发生于1997年8月26日,被上诉人新沂市公安局于同日对其他两名参加打麻将人员作出治安处罚,在无违反治安管理人逃跑等客观原因的情况下,再于2007年1月31日对上诉人潘某某作出被诉的治安处罚决定,既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关于:“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的规定,也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立法精神。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作出新公(治)决字(2007)第N23号公安行政处罚决定违反了法定程序,亦属滥用职权,依法应予撤销。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五起典型案例之四:郭德胜诉河南省卫辉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处罚案

【典型意义】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办法》第二十七条“土地违法案件应当由土地管理部门领导集体审议,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审议应当制作笔录,由参加审议的成员签名……”以上规定确立了行政处罚程序中的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制度,即在对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行为进行较重处罚前,行政机关的负责人通过党组会、联席会议、首长办公会等形式进行集体研究,再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较重的行政处罚,可能对被处罚人的权利造成巨大影响。如本案中国土资源部门作出的限期拆除建筑物的处罚,该处罚一经执行,将造成房屋灭失等无法逆转的后果,该处罚决定即使经过行政诉讼程序撤销,也不再具有恢复原状的可能性。经过负责人的集体讨论,不仅能够防止个别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避免决策的随意性。

·胡某某等与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土地裁决复议纠纷再审案

【案号】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9)最高法行再22号

【裁判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类对相对人处以较重行政处罚的行政决定,应当经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通过。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是给予较重行政处罚必须履行的法定程序,是与一般行政处罚相区分的特殊程序,旨在更好的保障行政处罚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而且,行政机关下属职能部门负责人不能等同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即使前述证据符合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要求并在举证期限内依法提交,海口市国土局的会签讨论情况亦不能作为3号处罚决定经过海口市政府负责人集体讨论的相关证据。因此,在案证据不能证明海口市政府作出3号处罚决定前,已经机关负责人集体会议讨论通过,违反法定程序。

·佛山市兴利五金磨具有限公司与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环保)一案行政一审判决书

【案号】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9)粤0606行初1341号

【裁判摘要1】根据《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除听证、公告、监测、鉴定、送达等时间不计入期限外,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的3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

【裁判摘要2】行政处罚未经集体讨论依法撤销处罚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行政处罚的作出应在调查终结后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本案中,被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分别对原告违法设置排污口、超过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水污染物的违法行为罚款40000元、275000元,其中275000元的罚款应属于较重的处罚,即就本案的处罚而言,对原告作出40000元的行政处罚必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查决定或者经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作出275000元的行政处罚则必须经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本案中,虽然被告在作出处罚决定前,经过了集体讨论程序,但参与讨论的人员并不属于被告或者是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的负责人,故该讨论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应认定被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未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经负责人审查决定和第二款规定的集体讨论程序,属于程序违法,应予撤销。

·苏某某与龙岩市新罗区地方税务局等处罚上诉案

【案号】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17)闽08行终59号

【裁判摘要】本案被上诉人龙岩市新罗地税局对上诉人作出的罚款数额高达147.175万元,应属重大行政处罚,依前述法律规定,被上诉人龙岩市新罗区地税局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但被上诉人龙岩市新罗地税局并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经过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前述所述程序违法均属于违反法定程序中“步骤违法”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