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搜索条件: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逃逸

摘要1:“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摘要2:无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

摘要1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摘要2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摘要1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在犯罪构成上要求必须同时具备“犯罪过失”和“损害结果”两个要件。

摘要2

非交通运输人员是否可以成立交通肇事罪?

摘要1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非常广泛,非交通运输人员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乘车人等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

摘要2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摘要1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是指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摘要2

什么是交通肇事罪的转化犯罪?

摘要1交通肇事做的转化犯罪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故意杀人罪(刑法第232条规定)或者故意伤害罪(刑法第234条第二款规定)定罪处罚。

摘要2

交通肇事逃逸问题浅析

摘要1:我国刑法将发生交通肇事罪后逃逸或逃逸致人死亡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这是因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往往导致交通肇事案件难以侦查,被害人往往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死亡,损失无法得到赔偿。这表明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因此应当依法予以严惩。交通肇事罪的情节认定以及取证通常较为困难,为了更好的审理该类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对包括“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等问题作了全面、细致的规定。这对交通肇事案件统一执法标准,严惩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新的《解释》引发了诸多争论,学者们针对行为人主观罪过形式和行为内容的复杂性,各抒己见。在本章中,我们将对“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摘要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摘要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法释〔2000〕3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0年11月1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

摘要2

韩某某故意杀人案

摘要1:韩某某故意杀人案——如何认定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的主观故意
【裁判要旨】在肇事者自己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使被害人的生命处于现实危险状态的情况下,肇事行为人负有防止死亡危险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如果能够履行而故意不履行,造成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就构成刑法上的不作为故意杀人罪。

摘要2

倪某某交通肇事

摘要1:【裁判摘要】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摘要2

陈某某交通肇事抗诉案

摘要1:【裁判摘要】被告人违反交通法规,酒后高速驾驶摩托车,为逃避检查逆行冲关,以致发生将突然跑至公路中间拦截违章行车的执勤武警战士撞伤致死的严重后果,经具体分析无法认定其对发生将武警撞死的严重后果事先在主观上持明知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故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而非故意杀人罪。

摘要2

李某某交通肇事案——校园道路是否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以及如何在舆论压力和理性判罚之间寻求最佳审判效果

摘要1:[第890号]李某某交通肇事案——校园道路是否属于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以及如何在舆论压力和理性判罚之间寻求最佳审判效果
【裁判要旨】允许社会车辆通行的校园道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

摘要2

张某某故意杀人案——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认定交通肇事者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并致使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以及如何结合在案证据审查被告人提出的新辩解是否成立

摘要1:[第912号]张某某故意杀人案——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认定交通肇事者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遗弃并致使被害人死亡的事实以及如何结合在案证据审查被告人提出的新辩解是否成立

摘要2

张某某交通肇事案——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致使发生交通事故的行为如何定性以及是否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摘要1:[第916号]张某某交通肇事案——吸毒后驾驶机动车致使发生交通事故的行为如何定性以及是否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裁判要旨】对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行为,应当结合具体案情进行定性分析。吸毒后驾驶机动车交通肇事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属于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的规定看,并未绝对排除该条规定之外的其他情形属于“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未作出排除性或者禁止性规定)。

摘要2

郑某某危险驾驶案——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使本人重伤的是否构成交通肇事

摘要1:[第898号]郑某某危险驾驶案——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使本人重伤的是否构成交通肇事
【裁判要旨】犯罪是对他人法益的侵害,一般情况下自损行为不构成犯罪(对生命权的处分除外),除非这种自损行为危及国家和公共安全。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的“致一人以上重伤”中的“人”不应当包括本人,且对致本人重伤的行为定罪有违社会一般人的观念。醉酒驾驶机动车致使本人重伤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应以危险驾驶罪论处。

摘要2

张某某交通肇事

摘要1:张某某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后逃逸与交通肇事犯罪后潜逃的区分
【裁判要点】肇事人已履行交通肇事后的法定义务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逃跑,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认定为交通肇事犯罪后潜逃。
【案件索引】
  一审: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2013)东刑初字第256号(2013年7月4日)
  二审: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2013)东刑一终字第30号(2013年12月17日)

摘要2

 共120条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