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讼也>> 百科分类 >> 法律问答

【笔记】用人单位能否对违纪员工罚款?

解读:(1)用人单位依据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对违纪员工进行“罚款”(扣工资)合法有效;(2)用人单位没有权力制定对其内部职工进行罚款的惩处条例,用人单位对违纪员工罚款属于违法行为。

【笔记】《民法典》实施后任何认定格式条款“采取合理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和说明义务?

解读1:提示义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通常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明显标识,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排除或者限制对方权利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异常条款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已经履行民法典第496条第2款规定的提示义务。 (1)《民法典》将提示和说明义务限制在“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排除或者限制对方权利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异常条款”——应将“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限制在“异常条款”: A.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条款; B.排除或者限制对方权利等条款——即使是格式条款合理地“排除或者限制对方权利”也应当提示对方注意,否则该条款不能成为合同内容。 (2)提示方式——可以合同文本中特殊的文字、符号、字体等明显标识。 (3)提示需要达到标准——需要达到“通常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程度。 解读2:说明义务——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按照对方的要求,就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异常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对方作出通常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已经履行民法典第496条第2款规定的说明义务。 (1)说明内容和方式——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 (2)说明需要达到程度——通常能够理解的程度。 解读3:提示和说明义务之举证责任分配——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其已经尽到提示义务或者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解读4:采取设置勾选、弹窗等方式不应认定履行了提示和说明义务——(1)对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仅以采取了设置勾选、弹窗等方式为由主张其已经履行提示义务或者说明义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但是其举证符合前两款规定的除外。 解析:根据《全国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纪要》第7条规定——(1)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对格式条款中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在合同订立时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文字、符号、字体等特别标识,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以常人能够理解的方式对该格式条款予以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符合民法典第496条所称“采取合理的方式”。(2)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对已尽合理提示及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

【笔记】商事交易中使用一方制定合同能否认定为格式条款?

解读:没有证据证明商事交易中使用一方制定的合同为预先拟定且在日常交易活动中重复使用的条款,不能认定为格式条款。 【注释1】《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9条第1款规定——合同条款符合民法典第四百九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仅以合同系依据合同示范文本制作或者双方已经明确约定合同条款不属于格式条款为由主张该条款不是格式条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注释2】《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9条第1款规定——(1)从事经营活动的当事人一方仅以未实际重复使用为由主张其预先拟定且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条款不是格式条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2)但是,有证据证明该条款不是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除外。

【笔记】违反预约合同能否请求参照本约合同履行利益赔偿损失?

解读:(1)根据《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8条第2款之规定,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应当综合考虑预约合同在内容上的完备程度以及订立本约合同的条件的成就程度等因素酌定;(2)在预约合同已就本约合同的主体、标的、数量、价款或者报酬等主要内容均达成合意的情况下,当事人请求参照本约合同的履行利益承担违反预约合同的赔偿责任应予支持。

【笔记】签订预约合同后本约合同内容无法协商一致是否应当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

解读:根据《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7条之规定——(1)当事人签订预约合同后,双方均诚信协商但未达成一致,不应认定违反预约合同,任何一方均可请求解除预约合同;(2)如果一方在磋商订立本约合同时违背诚信原则(应当综合考虑该当事人在磋商时提出的条件是否明显背离预约合同约定的内容以及是否已尽合理努力进行协商等因素)导致未能订立本约合同,应承担违反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 解析:当事人签订预约合同后以违背诚信原则导致未能订立本约合同需要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1)当事人在磋商时提出的条件明显背离预约合同约定的内容;(2)当事人未尽合理努力进行协商。

【笔记】当事人约定将来还要签订“正式合同”是否影响本约合同效力?

解读:当事人约定将来还要签订“正式合同”存在以下情形——(1)将来还要签订本约合同(未签订正式合同导致本约合同不成立);(2)将来还要签订“正式合同”是指本约合同成立后当事人的合同义务(未签订正式合同不影响本约合同成立);(3)将来还要签订确认书(未签订确认书将导致本约合同不成立)。

【笔记】内容完备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是预约合同还是本约合同?

解读:根据《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6条第3款之规定,内容完备的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等——(1)未明确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另行订立合同,应当认定为本约合同成立;(2)虽然有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另行订立合同,但是当事人一方已实施履行行为且对方接受的,应当认定本约合同成立。 解析:(1)预约内容完备且未约定另行订立本约合同——应当认定为本约合同;(2)预约内容完备但明确约定另行订立本约合同——应当认定为预约合同而非本约合同;(3)预约内容完备且约定另行订立本约合同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实施履行行为且对方接受,应当认定为本约合同(完备+履行=本约合同)。

【笔记】目的和手段均合法是否构成胁迫?

解读:目的与手段均合法,但目的与手段的关联不法仍然构成胁迫。 【注解】如检举揭发犯罪和签订买卖合同的行为本身都是合法的,但二者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也应当认定为不法胁迫。

【笔记】《民法典》实施后如何认定欺诈?

解读:根据《全国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纪要》第3条规定,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148条、第149条规定的欺诈情形的——(1)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2)诱使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

【笔记】《民法典》实施后如何认定胁迫?

解读:根据《全国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纪要》第4条规定,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150条规定的胁迫情形为:以给自然人及其亲友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荣誉、隐私、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非法人组织的名誉、荣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其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的。

【笔记】物业服务企业是否有资质要求?

解读:(1)2017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7号),取消物业服务企业二级以及以下资质认定;(2)2017年12月15日颁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取消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定相关工作的通知》第1条规定,各地不再受理物业服务企业资质核定申请和资质变更、更换、补证申请,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将原核定的物业服务企业资质作为承接物业管理业务的条件;(3)因此,物业服务企业不再有资质要求。

【笔记】承诺对要约合同进行变更是否有效?

解读:(1)承诺不得对要约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2)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外,承诺对要约非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解析:(1)通过要约和承诺的合意达成采取“镜像规则”“完全一致规则”(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仅要求承诺不能对要约进行实质性变更,否则为新要约;(2)但对于非实质性变更“除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外,该承诺有效,合同的内容以承诺的内容为准”。 【注释】(1)承诺对要约实质性合同进行变更无效(为新要约);(2)承诺对要约合同非实质性内容进行变更有效,除非要约人及时表示反对或者要约表明承诺不得对要约的内容作出任何变更。

【笔记】《民法典》实施后如何认定重大误解?

解读:根据《全国法院贯彻实施民法典工作会议纪要》第2条规定,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147条、第152条规定的重大误解的情形为——(1)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2)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3)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注释】(1)隐藏的不合意(无意识的不合意)是指当事人不知道双方的意思表示不一致,往往发生于当事人双方对行为的性质存在不同理解且各有其正当理由的场合(合同不成立);(2)隐藏的不合意区别与重大误解(重大误解属于意思表示错误,合同已经成立但可撤销)。

【笔记】能够确定当事人名称或者姓名、标的和数量合同是否成立?

解读:《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3条第1款规定能够确定当事人姓名或者名称、标的和数量的,只是“一般”应当认定合同成立而非一律认定合同成立,同时规定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1)合同标的没有市场价格或者难以确定市场价格,也不属于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缺少价款或报酬条款的合同不成立;(2)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在其他实质性内容进行了意思表示但未达成一致,合同不成立(但未就非实质性内容达成一致则不影响合同成立)。

简法|在对方索赔文件上签字并让对方取回能否认定为索赔达成合意?

解答:(1)索赔文件通常认定为提出新的意思表示或者新要约;(2)在对方索赔文件上签字并让对方取回且未提出异议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对新的意思表示的认可或者承诺从而达成合意,对双方具有法律与约束力。

【笔记】自然人参加投标能否适用《招标投标法》?

解读:(1)《招标投标法》第25条对自然人参加投标仅限于依法招标的科研项目允许个人参加投标的情形,其他项目参加投标的必须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不能是自然人;(2)自然人违反《招标投标法》第25条规定参加投标,是否适用招标投标法规定,存在肯定观点和否定观点。

【笔记】特殊地区(行业)交易习惯是否要求当事人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解读:(1)《民法典合同编司法解释》第2条第1款第2项规定“在交易行为当地或者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常采用并为交易对方订立合同时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做法。”(2)特殊地区(行业)交易习惯只要求“交易对方”在订立合同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而不要求当事人双方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简法|股东与他人签订的公司承包经营合同是否有效?

解答:公司经营权只能由公司法人享有而不能由股东享有,适格发包人只能是公司法人本身而不能是公司股东。股东与他人签订公司承包经营合同,股东并非适格的发包人,当事人主张签订合同时有股东代表的签字应由公司承担责任不予支持。

【笔记】停窝工损失排除适用条款是否有效?

解读:“因发包人原因导致的工程缓建,承包人不收取停、窝工费,并自愿放弃向发包人索赔的权利”的停工、窝工损失排除适用条款依法有效。

【笔记】民扰问题导致损失承包方能否向发包方索赔?

解读:民扰问题导致损失要视其形成原因及当事人约定判断责任归属——(1)民扰是由于发包方原因造成的,应该由发包方赔偿承包人损失(《民法典》第804条规定);(2)民扰问题是由承包方原因造成的,应该由承包方自行承担责任;(3)民扰问题是第三方原因造成的,承包方应当向发包方承担违约责任,承包方与第三人之间纠纷按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约定处理(《民法典》第593条);(4)发包方对承包方存在定作、指示或者选任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民法典》第1193条规定)。

【笔记】购房人根据开发商指示向案外人支付购房款能否认定为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义务?

问题:购房人根据开发商指示向案外人支付购房款能否认定为履行商品房买卖合同支付义务? 解读:(1)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合同项下的权利与义务多由合同当事人享有或承担;(2)但基于意思自治之原则,法律并不禁止合同当事人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亦即由第三人享有合同履行利益的问题作出约定。在当事人约定向第三人履行的情况下,虽然接受履行的主体发生变化,但并不改变该给付系债务人履行合同义务之行为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