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讼也>> 百科分类 >> 法律问答

【笔记】当事人能否随时解除不定期合同?

解读:根据《民法典》第563条第2款之规定,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解析1:有名不定期合同包括——(1)不定期租赁合同(《民法典》第707条、第730条、第734条);(2)不定期物业服务合同(《民法典》第948条);(3)不定期合伙(《民法典》第976条)。 解析2:(1)不定期物业服务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不定期物业服务合同,但是应当提前60日书面通知对方(《民法典》第948条第2款);(2)不定期租赁合同、不定期合伙均规定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笔记】个人合伙未经清算能否主张返还投资款、分割合伙财产?

解读:个人合伙未经清算能否主张返还投资款、分割合伙财产,司法实践中存在两种不同观点:(1)认为个人合伙未经清算当事人又无法举证证明合伙财产状况的,合伙人不能要求分割合伙财产、赔偿投资损失;(2)认为合伙企业未经清算,合伙人也有权请求分割合伙财产。

【笔记】政府审计报告合法性是否属于民事诉讼审理范围?

解读:(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以政府审计价作为工程款结算依据,当事人对政府审计报告有异议应当提供充分证据推翻政府审计结论,否则要求重新鉴定的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应予以支持;(2)政府审计报告是否有合法依据、是否存在程序违法不属于民事诉讼审理的范围。

【笔记】仲裁条款约定“××市仲裁委员会”和“××市的仲裁委员会“是否有区别?

解读:(1)仲裁条款约定“××市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指特定仲裁机构的名称,“××市的仲裁委员会仲裁”并不指向特定机构;(2)根据《仲裁法司法解释》第3条规定,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机构名称不准确,但能够确定具体的仲裁机构的,应当认定选定了仲裁机构。

【笔记】应收账款反转让保理商还能否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解读:(1)应收账款反转让的法律效果为解除债权转让合同,解除后保理商不再具备次债务人的债权人地位,保理商不能再向次债务人求偿;(2)如果保理商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的反转让事实未形成,保理商仍然有权向次债务人求偿。 解析:(1)追索权的功能相当于债务人为次债务人的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2)追索权与保理商向次债务人的求偿权能够同时并存,其中一方的清偿行为相应减少另一方的清偿义务。

【笔记】执行中被追加人能否对原债权提出申请执行时效抗辩?

解读:(1)执行追加属于执行审查程序,仅对追加申请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进行审查,被追加人只有提出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事实证据才能有效抗辩,其他抗辩事由均不属于该阶段审查范围;(2)执行程序中被追加人对原债权提出申请时效抗辩不属于法院审查范围,被追加执行人进入执行实施阶段后针对原债权超过执行时效享有提出执行异议权利。

惠尔普法|受害人未构成伤残等级能否主张后续治疗费?

解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第2款规定,康复费和后续治疗费只存在构成伤残等级的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未构成伤残等级不能主张康复费和后续治疗费。(备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依据已被删除)

【笔记】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提起诉讼与本诉是否应当合并审理?对不予受理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起诉是否有权提出上诉?

解读:(1)《民事诉讼法》第143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2)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法院将本诉和参加之诉合并审理,这种合并是基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非基于人民法院的职权或当事人要求案件合并审理的意愿,不受当事人是否同意合并的影响,也不属于法院可以依职权进行裁量的事项范围;(3)如法院认为不符合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提起诉讼的条件,应当作出书面裁定,不予受理起诉,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于该裁定有权提出上诉。

【笔记】法院未通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是否属于再审事由?

解读:(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1款、《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81条第1款之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应由该第三人以提起诉讼方式进行而非由法院通知参加诉讼;(2)审法院未通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事实上不属于申请再审事由。

【笔记】已通过票据部分清偿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是否合法?

解读:(1)当事人事先在既存的债务中明确约定使用某种票据来作为结算工具的,债务人向债权人支付票据后原因债权消灭。(2)当事人对于清偿既存原因关系之债的方式未作任何约定或约定以票据方式结算但票据付款后原因关系才消灭的,债务人交付票据以清偿债务则成立新债清偿的法律关系,票据之债是新债,原来的原因之债是旧债,两者同时并存,票据交付的作用使原因债权暂时停止作用,新的票据债权履行则原因债权消灭,新的票据债权不履行则原因债权恢复作用。(3)对于原因债权未消灭的情形,原因债权仍为合法有效的应收账款,债权人在票据到期前将原债权与票据一并转让不违反法律规定。

【笔记】新入伙合伙人是否受原合伙协议仲裁条款约束?

解读:新入伙的合伙人系通过继受合伙企业份额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时,其虽非原合伙协议的签订主体,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新入伙的合伙人要受原合伙人签订的合伙协议中仲裁条款的约束。

【笔记】什么是隐名合伙?

解读:实际出资人仅能以及代持协议通过合同相对人主张投资权益而不能直接向合伙企业主张权利。

【笔记】税额分担协议能否导致纳税义务转移?

解读:(1)根据税收法定原则,税法规定纳税人及纳税义务是行政上公法义务;(2)应纳税额分担协议属于民事合同,应纳税额协议不会导致纳税义务转移。

【笔记】行政协议约定税款减免、返还是否有效?

解读:(1)行政协议约定税款直接减免(免收土地契税、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符合《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第3条规定的有效;(2)行政协议约定先交后返地方政府财政性受让税款依法有效。

【笔记】什么是行政一般起诉期限、1年起诉期限和最长起诉期限?

解读:(1)一般起诉期限:经过行政复议15日/直接起诉6个月;(2)1年起诉期限: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起诉期限的,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年;(3)不动产20年/其他案件5年最长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不得超过最长起诉期限。

【笔记】如何认定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和起诉期限?

解读:(1)知道被诉行政行为的方式并不局限于由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告知,如果当事人通过诉讼、信访、政府信息公开等方式知道行政行为的内容,也属于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的情形;(2)“应当知道”即在当事人不承认“知道”但结合相关证据足以证明其“知道”的情况下可以认定为“应当知道”,在判断是否属于“应当知道”时应当结合案件的相关事实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运用辑推理,结合生活经验、生活常识进行综合判断。